昱晨之声︱732班巫明洁:权谋一世,随手几诗

驻马店高中腾跃文学社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一个经学校批准并在市教育局备案的校内文学爱好者组成的学生文学社团。社团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人文氛围,繁荣校园文学创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弘扬文学精神,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实验园地,为全校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个性风采的青春舞台。
腾跃文学社成立6年来,组织校内外文学交流活动30多场次,编辑驻马店高中校报《驻高腾跃报》60多期,编辑社刊《昱晨报》20多期,为校内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实验园地和具体抓手,现已成为驻马店高中影响最大的学生社团之一。
2017年,会员刘佩荧荣获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一等奖,腾跃文学社被授予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大赛优秀组织奖。会员罗鑫等3人荣获第十三届“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2014年、2018年文学社两次被驻马店市教体局评为综合实践活动社团类一等奖。2018年,社团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校园创建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扬肯定。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了文学社会员732班巫明洁的作品——《权谋一世,随手几诗》。明洁同学性格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优异,思想活跃,乐观向上。在班级工作中,他既是老师的好助手,有是同学们的贴心人。他喜爱阅读,善于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诉诸笔端,通过流畅而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
权谋一世,随手几诗
( 一 )
《三国演义》中,古代奸臣逆子的恶劣品质在曹操一人身上都有所体现,这夸张地说明了曹操的阴险与狡诈,但相对于孙权、刘备二人而言,曹操的谋略却更胜一筹,在宫中独揽大权,在军中运筹帷幄,有感之时还能随手赋诗,倒也不枉他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名号了。

( 二 )
曹操年少时好歌舞,有权谋,借黄巾之乱起势。他也曾有一颗正义的心,想要借献刀之机除掉董卓,但在失败逃亡之后,他错杀吕伯奢一家,还憋出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经典名句,善良的羊皮悄然脱去,贪婪的狼眼凶光乍现,曹操由此开始了一生的权谋之路。一开始曹操实力弱小,不敌袁绍等诸候,但他能识人才,能听意见,打胜不骄,打败不馁,这就使他在诸侯割据的局面中逐渐壮大,独占一方。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长远的眼光,因此他能够在别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的各项行动都是“诏令”,都名正言顺。这只是他精心策划的一部分,曹操明白,目前诸侯虽多,只有袁绍一人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其他人暂时不成气候,于是,为了消灭袁绍,曹操开始施展谋略,沉默的狼嘴角上扬,残忍的笑容不着痕迹的绽放,青色的獠牙泛着亮光,大杀一场,江山,终在我手上。
他先联合刘备消灭了吕布,又趁袁术实力削弱,以皇帝的诏书为名义,派刘备督军,趁势消灭了袁术,接下来又两次征讨张绣,将其招安,最后攻破徐州,使刘关张失败,刘备只身投靠袁绍。
开胃小菜已经吃光,真正的主菜已经端上。曹操终于可以与袁绍正面对峙,官渡一战,孟德烧粮,乌巢的火焰灼烧着袁本初的心脏,没有粮草,袁军心早已惶惶,何来胜仗?于是,曹操以少胜多,一路北上,平定北方。
这只是曹操谋略的初显,他在北方安定之后,又挥师南下,直指江东,八十万大军旌旗蔽空,荆州刘琮,不战而降,这更使曹操实力增强,逼得孙刘两家联合,一齐抗曹。
赤壁两岸,杀气无限,曹操志得意满,想一举打下江东。事实上,他的兵强,他的粮多,本是一场胜仗,却不料刘备请来了诸葛亮,却不料诸葛亮请来了东风。
也是一把大火,灼烧的却是曹操的梦想,八十万大军,死伤惨重,宏图霸业化为虚空,侥幸从华容道中逃出,狼狈地回到洛阳城中。此后的曹操,很少带兵出征,只是在宫中玩弄权术,只是在后方纵观大局。在与东吴联合杀掉关羽之后,曹操的头疼病再次发作,纵然请来了神医华佗,因为多疑,曹操不信他人,害死了华佗,也害死了自己。
锦绣河山,归去后终是空梦;
权谋一世,到头来两手空空。

( 三 )
曹操在世时也是可以麾师百万,指挥千军之人,必然有过人的谋略。
他眼界开阔,见识深刻。以曹操与袁绍的对峙为例,早在官渡之前,刘备尚依附于曹操之时,曹操为了试探刘备,与其青梅煮酒`论英雄,谈话间,刘备提及袁绍袁本初,曹操却评价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可见曹操早已看破了袁绍,早已认识到他不是英雄,这样超前的预见,是曹操谋略过人的一个小小的体现。
他招揽人才,爱惜人才。官渡之战中,袁绍谋士许攸,向袁绍献计献策,却被袁绍认为私通敌营,一怒之下,许攸投曹,曹操当时已经开始睡觉,听到许攸到来“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可见其求贤若渴。曹操曾闻刘备有军师徐庶,其才甚高,想纳为己用,便不辞手段,以其母之书信赚得徐庶。虽说曹操奸诈无比,但其心只是想求得一贤才,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 四 )
终于要说到曹操的诗了,作为一代诸侯,曹操的心大部分空间都留给了朝堂的阴谋,留给了相交的戈戟,留给了来往的羽书,只有那一小块空间,交给了诗人的自己。
官渡之战,曹操平定北方后,回朝班师的路上,路过了碣石山,曹操跃马横鞭,登上山头,看沧海茫茫,有感而作。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鸟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只是随手几笔,便将高耸的碣石山,茫茫的沧海定格在历史中。现在的碣石山早己不复存在,但人们知道,曹操来过这里,写过《观沧海》。官渡的硝烟早己散去,惟余沧海的浪花,淘尽英雄。水何澹澹,山鸟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赤壁之战的前夕,曹操立于船头,小酌几杯,意气风发,横槊赋诗,且看其中几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读来豪气满怀。也许只是酒后的脱口而出,也许只是兴奋时有感而发,但它确实表明曹操求贤若渴的态度与宽广的胸襟。不需要一字一句的细细斟酌,光看整体,便已感到那股排山倒海般的气势,绝非等闲人所能拥有。
曹操的《步出厦门行》中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诗,《龟虽寿》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虽老去,但志向不变,依然慷慨,依然壮阔,不知道曹操写此诗时,是否回想起了当年的金戈铁马。
在政治家、军事家的光环之下,还有一个小小的文学家,他在当时很不起眼,但时隔千年,今日,又有多少人去谈论官渡的胜负赤壁的输赢呢?相反的是,滚滚的沧海,绕树的乌鹊,不屈的老马,早已传遍了千万家。
倘若曹操泉下有灵,得知自己权谋一世,不及随手几诗,又该作何感慨?文化,总比战争更有亲和力。

( 五 )
人们多称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奸”与“雄”同时聚集于一个人的身上,也不枉他一生征战,一生权谋了。今人有诗叹曰:
乱世苍茫谁一统,千万人中有孟德。
借力黄巾趁势起,吞并诸侯显权谋。
巧挟天子令天下,攻于心计大权得。
官渡一战定局势,兴至极时也放歌。
赤壁大火东风过,舳舮千里又如何。
戎马权谋终虚化,汉奸风疾也数终。
其后未有其父才,天下终落司马手。
不胜随手赋几诗,尚且传唱千年久。
借力黄巾趁势起,吞并诸侯显权谋。
巧挟天子令天下,攻于心计大权得。
官渡一战定局势,兴至极时也放歌。
赤壁大火东风过,舳舮千里又如何。
戎马权谋终虚化,汉奸风疾也数终。
其后未有其父才,天下终落司马手。
不胜随手赋几诗,尚且传唱千年久。
(指导老师 金美霞)